国务院督查组分赴各地检查“新36条”落实情况
同时,要求大家深刻认识到当前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通报了近期县内发生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学法、普法。
5月21日下午,第十五届全民饮茶日暨首届昭通茶文化系列活动在昭阳区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正式启动昭通日报记者:莫娟 文/图。
他赶忙问:宝宝,拾金不昧是什么意思?女儿快速准确地答了出来,他很欣慰地又问女儿:那该怎么做呢?女儿毫不犹豫地回答:交给警察叔叔或者我们小区里的保安叔叔。他们家像大多数家庭一样,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但他们传承优良家风,传承中华美德,撸起袖子加油干。他想,教育孩子拾金不昧的机会来了。在家里,一家人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尊老爱幼、互相理解、尊重、关爱的文明家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阮俊光一家非常注重家风建设,与邻居和睦相处,与同事犹如兄弟姐妹,孩子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夫妻和睦是家庭美满的基础。作为儿媳,她恪尽孝道。曾记否,2020年的最后一天,包括宜毕高速公路威信至镇雄段在内的5个项目建成通车。
随着宜毕高速公路的通车,威信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也为沿线村子带来了人气、财气。宜毕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解决了百姓出行难。自从路通了,村里搞起了产业,既有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又有养殖管理、产品销售,我也加入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宜毕高速公路是乌蒙山区重要的南下北上通江达海的大通道、连接云贵川三省的重要枢纽、滇东北地区骨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P+EPCM+建养一体化模式建设。
威信县三桃乡斑竹村地处三桃乡西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乡道为沥青路,交通方便,距县城30公里。昭通市坚持以路兴产、以路促游,全力破除农村出行困境,打通交通扶贫最后一公里,实现修好一条路,发展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群众。
王元才,是第一批尝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甜头的村民。此外,斑竹村大兴中药材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完成黄柏种植1600余亩,一般,黄柏5年可收获,每亩黄柏林可收获1.2万元,每年经济效益可达180万元以上。斑竹村党总支书记李万介绍,交通的便捷,是斑竹村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有效赋能村集体经济发展。针对生猪产业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人才科技支撑不足、产业化发展滞后、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等难点,村党总支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引进云南御咖牧业有限公司在村内建设养殖基地,与村集体公司签订代养协议,实现基地直接供货,产销一体化。
3月的斑竹村,李花开得正盛,枇杷树上挂满青色的果实,静待时间的洗礼,迎接丰收的喜悦。人民交通为人民,近年来,昭通探索多种模式建设四好农村路,制定村规民约,以路长制实现路长治,建制村通硬化率、通邮率、通客率达100%。致富一方群众路通人旺,路通业兴,路通天地宽。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是告别十三五、喜迎十四五的重要时刻,是十三五综合交通建设圆满收官的重大活动,更是开启十四五交通发展的钥匙。
生猪养殖期一般为5个月,2020年以来,已出栏生猪7300头,均重140公斤,除去电费、人工等支出,实现纯利润30万元。东邻新街村,南邻三桃村,西邻渔洞村,北邻四川珙县洛亥镇。
2020年12月31日主线起点斑竹坝至马鞍山段通车收费,标志着宜毕高速公路威信至镇雄段全线通车。该养殖场占地40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4000头。
斑竹村依托良好的地理气候、便利的交通等条件,着力培植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其中李子1000亩、五星枇杷1000亩。通讯员:陈 静 文/图。现在咱们村民到威信县城,开车只要20分钟,出省也就10分钟。李万表示,今年夏天,斑竹村将有望收获枇杷产业发展的第一桶金,到2024年枇杷进入丰产期后,可带动当地群众实现每户年增收2500元以上。项目主线起于与四川交界的昭通市威信县斑竹坝(接宜毕高速公路宜宾至威信段止点),经斑竹、新芬、穿山洞、罗尼、大湾、以勒、林口,止于镇雄县城边的陈贝屯(接宜毕高速公路镇雄至毕节段起点)。以前仅靠种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
实施发展质量提升行动聚焦主业做大重点企业,鼓励市属企业聚焦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现代服务、文旅康养等领域优化布局、发展壮大。推动市属企业实体化转型,支持市属企业向市场化、实体化、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发展。
实施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完善公司治理,督促企业优化组织架构,合理有效授权,规范行权用权,完善管控体系。实施人才强企提升行动选好配强企业领导班子,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健全企业领导人员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选准、育强、用活优秀年轻干部。
改进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内控管理,指导企业健全内控制度体系,规范管控流程,严格执行财经纪律。
实施监管效能提升行动优化监管手段,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加强重大事项审批监管和跟踪问效,强化制度执行检查和重点领域业务监督,更好履行出资人职责。昭通日报记者:陈忠华/文 通讯员:王朝元/图。中共昭通市委办公室、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了《昭通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围绕管理、发展、脱困、改革,聚焦市场化、规范化、主责主业,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快速壮大国资规模,发展质效显著提升。繁忙的昭通高速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有效化解债务,指导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增强化债内生动能,提高信用评级,推动高息债务置换,一企一策一债一策制定化债方案,按期偿还债务,牢牢守住不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健全监督机制,推进形成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的工作格局。
配置资源增强发展实力,鼓励支持市属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劳务、交通物流等领域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实施风险防控提升行动加强风险管控,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加强监测预警,严控各类风险和非主业投资、超规模举债。
实施党建引领提升行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落实党委前置研究等制度,加强国有参股企业党建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政治巡视巡察,压实企业党委、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正向激励企业领导人员担当作为。
健全内部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增强企业职工市场化思维意识,常态化推进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健全企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加大专业人才遴选引进力度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力度。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加大人才交流学习和挂职锻炼力度,深化校企合作,支持实验室、工作站建设,鼓励设立人才专项基金。大力实施企业重组整合,引导市属企业开展战略性整合和专业化重组,优化调整业务板块,提高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
《昭通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 2025 年末,市属企业资产总额突破 3000 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一增一稳三提升,利润总额年均增长 10%以上,资产负债率有效稳控,高负债企业负债率明显下降,营业利润率、营业现金比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因企制定激励约束目标。推进瘦身健体,指导企业推进扁平化管理,盘活存量资产,加大低效无效资产清退处置力度,强化子(分)公司监管。
推进党建提质增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总要求,推进企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健全监督机制,推进形成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的工作格局。
实施风险防控提升行动加强风险管控,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加强监测预警,严控各类风险和非主业投资、超规模举债。有效化解债务,指导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增强化债内生动能,提高信用评级,推动高息债务置换,一企一策一债一策制定化债方案,按期偿还债务,牢牢守住不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